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ENGLISH |
站群导航

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

初高中

九年一贯制学校

小学

幼儿园

其他

|
手机版
您的位置: 首页 >阳光德育>家长学校>详细内容

热点资讯

  • 暂无资料

家长学校

【育儿心得】面对叛逆的孩子,家长可以这样做

改变交流方式

给孩子独立的空间

适当增强

孩子在家庭关系中的知情权和决策权

但是,

仅有这三条还不够!

1
叛逆是青春期的标签

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几乎都有过叛逆。

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就会感到厌烦;

佩服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;

认为父母、老师的话很多都有漏洞;

喜欢与众不同,爱做令人大吃一惊的事情;

喜欢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;

违反某些规定的时候会感到一种快乐;

别人的批评常常引起反感和愤怒;

认为父母和老师不应该为一些事小题大做……

这些表现出现时,

请注意,

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敏感,

在这一时间段,

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与关怀。

2

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

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。

教育孩子应该以了解孩子、尊重孩子为前提。

家长只有与孩子保持融洽的关系,

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。

在孩子处在叛逆期时,

家长首先要反思,

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态度与方式是否恰当。

其次,家长应当用倾听、接纳的方式,

解决与孩子之间的一些沟通障碍。

3

对症下药

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为,主要有三种类型。

暴躁型

对父母、老师的要求剧烈反抗,经常跟父母吵架或发脾气,有时跟父母冷战。

沉默型

不愿跟大人沟通,对事情漠不关心,对父母的话没有反应,不喜欢跟老师接触。

相反型

当着大人的面赞成大人的要求,但是自己的行为表现却相反,父母说什么都表面答应,但是依旧我行我素。

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不妨这样做,

把握孩子特定阶段的发展特点,

观察个体不同的内心需求,

多去观察孩子的表现,

做一个有心的家长,

对孩子的叛逆行为做到心中有数,

不往外推自己的孩子,接纳孩子,

相信孩子的叛逆问题只是成长过程的问题,

及时调整自己的家教方式。

4

青春期最重要的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

所谓自我同一性,是指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综合起来,形成一个自己决定的、协调一致的、不同于他人的自我,是对“我是谁”、“我将来的发展方向”以及“我如何适应社会”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。

同一性的建立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。

达成自我同一性的人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,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和缺点,实现了自我悦纳,对自己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有热情的投入,心理安全感较高,社会适应能力较好。

而无法达成自我同一性的孩子,将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,对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。

自我同一性的构建过程,包含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(如理想、职业、价值观、人生观等)的思考和选择,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,孩子开始进行自我探索。

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,是他们探索自我、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种途径。

[出处:家庭教育之声]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